同樣地,一般都認為企業(yè)級HDD不再是儲存的主要選擇。此外,隨著3D NAND可在每個硬盤實現(xiàn)約30-100TB的容量,我們幾乎要接受HDD市場的其余部份(主要是SATA碟)也受到SSD沖擊的事實了。(來源:Micron)
目前面對的第一個困難點在于,3D NAND需要重新組裝晶圓廠生產線,而它所需要的時間比預期的更長。大多數(shù)的供貨商計劃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3D NAND,接著再進行幾個月的合格測試。但由于他們不再制造2D NAND顆粒,因而形成了巨大的供應缺口。
就像服務器對于SSD的需求激增一樣,即使像All-Flash數(shù)組這樣的RAID儲存和數(shù)據設備也提高了需求。除此之外,智能手機業(yè)務也會大幅增加,再加上三星(Samsung)智能手機Note 7在上演大規(guī)模召回的戲碼后重新出發(fā),也無預警地造成需求。Galaxy Note 7.(來源:Samsung)
桌面PC、筆記本電腦以及平板電腦市場疲軟,讓內存短缺的情況更加嚴重,另一方面也引發(fā)對于SSD的更大興趣。以SSD單元試圖穩(wěn)定兩位數(shù)字的年銷售額衰退,成為市場上的關注重點。隨著SSD的價格提高以及供應短缺,主要的銷售活動趨于緩和。
PC類的產品可能最先受到市場供應吃緊影響的“受害者”。對于一個從五年前開始自高峰處連年下滑且迅速萎縮的市場來說,這可能會是最后一次的沖擊了。供應短
缺問題意味著將會帶來更高的價格,以及更少的議價空間,預計我們將會看到筆記本電腦、桌面計算機以及平板電腦等產品開始限制供應量,另一方面也使其營收受限。
服務器市場也開始全速轉向SSD和Flash。但大多數(shù)的大型系統(tǒng)供貨商都傾向于著重磁盤的可用性,因為他們是儲存裝置的重要客戶。
至于硬盤供貨商呢?他們的交貨時程是否足以撐起這一切呢?目前,SSD有兩種供貨商類型,以是否具有代工廠為劃分。擁有代工廠的SSD供貨商包括Western Digital (WD)、英特爾(Intel)、美光(Micron)與三星(Samsung)等;而無代工能力的SSD供貨商則有希捷(Seagate)、Kingston與PNY等,據稱較具有現(xiàn)貨市場的靈活度。這些公司必須為了找到芯片而苦苦掙扎,但供應短缺的問題可能沖擊其財報表現(xiàn)。東芝(Toshiba)雖然擁有龐大的代工能力,但近來因其核電廠業(yè)務損失導致嚴重的財務問題,而可能成為高風險的供貨商。(來源:Toshiba)
在線市場的供應問題更加顯著。線卡僅限于每家供貨商的幾款硬盤,但通常是容量較小的硬盤(256GB或更小容量)。這與2016年第3季的市況發(fā)展相反,當時500GB、960GB和1TB硬盤都很常見。代理商的情況也一樣。
硬盤的價格漲幅在10%至20%之間,供貨商開始將交貨時間延長至20多周的范圍。但這并不至于混亂SSD的長期主導地位,因為業(yè)界仍有信心在2017年第一季推出3D NAND。有些零件則已經開始出樣,以便進行質量檢測。
預計在進入2018年以后,內存短缺的問題就不會再那么嚴重了,代工能力也將從明年起持續(xù)改善。這將迅速導向“企業(yè)級硬盤”產品,以及巨大容量的儲存SSD (可能使用四位單元的QLC)。另一方面,隨著內存產業(yè)快速過渡至SSD,以及我們移動至小型儲存裝置與超融合的基礎架構,預計RAID/混合數(shù)組架構衰退的速度將會更快。
然而,還會有其他的意外沖擊。PC和桌面計算機將會錯過復蘇的機會,預計在年底前還將加速下滑。平板電腦受到閃存供貨短缺的影響較不明顯,但價格方面將有所增加,同時還會帶來一些可用性的問題。不過,平板電腦可適應新的云端運算模式,因此,市場預計將在2018年開始反彈,并吸收一部份PC/桌面計算機失去的市占率。
在SSD供貨商的基礎上,也可能出現(xiàn)一些變化;以代工廠為基礎的供貨商可望在營收與利潤方面迅速增加,而無代工廠的供貨商則將面臨更大的挑戰(zhàn)。